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轮状病毒

李太生
李太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感染内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轮状病毒是一种非包膜的双链RNA病毒,隶属于轮状病毒科,直径约70纳米,病毒颗粒形态呈轮状,其内含11段双链RNA基因组。

轮状病毒总共有七组,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B、C、D、E、F、G。其中A组、B组和C组可以感染人类。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人类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类型,其感染率呈世界性分布,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首要病原体。B组轮状病毒主要引起成人腹泻,仅在我国有过报道。C组轮状病毒也可导致儿童腹泻,但发病率很低,多呈散发流行。

轮状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人-人的接触传播,部分患者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而感染。儿童及婴幼儿(尤其是6~24月龄的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照顾儿童的成年人属于易感人群。感染轮状病毒后,临床类型呈多样性,从亚临床感染和轻型腹泻至严重的脱水,甚至死亡。6~24个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

如果婴幼儿出现腹泻、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或者成人出现持续腹泻、呕吐、便血、口渴等症状,应及时至医院小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如果患者出现嗜睡、皮肤苍白、昏迷等症状,则应及时至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目前还没有针对轮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临床以对症处理为主。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感染。

发布时间:2024-12-12 21:21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