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是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出现的轻度脑损伤,其特点为伤后即刻发生短暂时间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脑震荡仅有意识丧失、遗忘、头痛等临床表现,并无影像学可见的器质性损害。脑震荡无需特殊治疗,通常可在休息2周内自行恢复,预后良好。
1、病因:外伤是导致脑震荡的常见病因,诸如交通事故、高空摔落、头部受到猛烈撞击等。
2、发生机制:一般认为脑震荡引起的意识障碍主要是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这种损害与颅脑损伤时脑脊液的冲击、暴力打击瞬间产生的颅内压力变化、脑血管功能紊乱、脑干的机械性牵拉或扭曲等因素有关。
3、临床表现:受到外伤后患者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瞳孔改变、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弱、呼吸浅慢等表现。意识恢复后,对受伤当时和伤前近期的情况不能记忆。一般持续数日、数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颅内压和脑脊液都在正常范围,头部CT检查颅内无异常。
4、治疗:脑震荡无特殊治疗,一般卧床休息1~2周即可自行恢复,患者应尽可能减少需要大脑高度集中的活动,如阅读、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在恢复期间避免再次头部受伤。医生也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并注意复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脑部病变。
虽然脑震荡可以自愈,对健康没有明显危害,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病情,脑震荡的症状可能掩盖脑部其他病变表现,所以一旦怀疑发生脑震荡,应立即就诊,完善检查,排查其他脑部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头部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