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费贵军
费贵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发生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有炎症细胞浸润,但不存在萎缩性改变。

1、病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多样,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包括十二指肠-胃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大量饮酒、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等。

2、症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另一部分患者则可出现上腹痛或不适、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

3、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根除Hp、停用或更换药物、限制饮酒、调整饮食等,后者主要是应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包括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抑酸药(如奥美拉唑)、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放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最终演变为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因此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调理,以维护胃的健康,防止病情恶化。

发布时间:2024-12-12 14:00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