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从而引起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1、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多种类型的心脏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等。
2、病因:本病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通常认为是胎儿遗传因素与母体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包括单基因遗传缺陷、多基因遗传缺陷、染色体畸变、先天性代谢缺陷等,而母体环境因素主要是母体感染病毒、患有某些疾病、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某些药物、吸烟、饮酒等因素。
3、症状:本病的症状表现通常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存在差异。病情较轻者,可能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或在体格检查中偶然发现;而病情较重者,则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心悸、喘促、呼吸困难、皮肤青紫、疲乏无力、精神状态差、身体肿胀、生长迟缓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在出生后较短的时间内因并发症而发生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部分早期发现的患儿,可以通过在恰当时机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而彻底治愈。因此,建议家长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状态,如果出现异常烦躁、皮肤青紫、喘促不安、生长缓慢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治疗,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经综合评估后确定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