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气虚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徐凤芹
徐凤芹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综合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气虚是一个中医概念,通常是指人体内的气不足、功能下降的病理状态。其常见表现为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头晕眼花、面色淡白、呼吸短促、言语无力、出汗异常、容易感冒、食欲减退等症状表现。

1、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由于气虚,则脏腑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容易疲劳、耐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缓慢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或在休息时也感到乏力。

2、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气虚则不能推动气血向上营养头面部,从而导致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旋转等不适症状,多在活动后出现或加重。而面部缺少气血的营养,因此会出现面色淡白或淡黄,同时皮肤缺少光泽或缺乏弹性。

3、呼吸短促、言语无力:由于体内气不足,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气短、少气、呼吸急促等表现,同时伴有说话声音低微、不爱说话,严重者可见说话声音不相接续的表现。

4、出汗异常、容易感冒:气虚者,气的防御和固摄作用降低,因此会出现出汗增多,活动后加重而与温度无关,同时容易受凉、受风而发生感冒或其他外感疾病。

5、其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心慌、胸闷、水肿、小便增多等不适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理论中,不同脏腑的气虚通常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其治疗用药通常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或可能存在气虚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和生活调理。患者不宜自我诊断或自行用药,以免因辨证错误或药不对证而造成病情延误。或增加用药风险。

发布时间:2024-12-23 12:5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