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为什么尿液是黄的

何志嵩
何志嵩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泌尿外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尿液正常的颜色一般是透明的淡黄色,颜色来自于尿中的尿胆素,饮食、饮水过少、大量出汗、晨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尿液的黄色加深,黄疸性疾病、肾功能损伤和体液丢失等病理性原因也可引起尿液发黄。

一、生理性因素。

  • 1、正常情况:正常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巨噬细胞破坏,降解为血红素和珠蛋白,血红素经一系列反应后还原为胆红素,在肝脏中结合,一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使尿液呈淡黄色。
  • 2、饮食:大量食用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时,机体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维生素B2,使尿液的黄色加深。
  • 3、饮水过少:饮水过少导致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液浓缩,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色发黄。
  • 4、大量出汗: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机体大量出汗而尿液浓缩,出现尿液发黄。
  • 5、晨尿:早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的尿液黄色通常较为明显,是夜间长时间不排尿,尿液浓缩所致。

二、病理性因素。

  • 1、黄疸性疾病: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可引起黄疸,引起皮肤黄染、尿液发黄。包括引起胆红素产生过多的溶血性疾病(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肝功能减退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以及胆道梗阻导致胆红素排泄异常(如胆结石、胆囊炎等)。
  • 2、肾功能损伤:肾功能受损可导致尿量减少、尿色异常,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 3、体液丢失:严重的呕吐、腹泻、出血等,都可导致大量体液丢失,肾脏中的肾小管就会加强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液浓缩,尿液发黄。

总之,正常尿液一般是淡黄色甚至接近于透明色,暂时的尿液发黄通常是生理性的,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尿液长期发黄甚至伴随尿道疼痛、尿频或伴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开展治疗。

发布时间:2025-01-15 14:40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