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大姨妈(即月经)推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怀孕、生理波动、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也包括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病变、肿瘤等疾病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 1、怀孕:对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一旦发现月经推迟,需要首先考虑怀孕可能。怀孕后女性停止排卵,也就不会再有月经来潮。
- 2、生理波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具有规律性,但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偶尔发生的提前或推后1~2天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波动,并不代表某些疾病。
-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忧郁,或者学业、工作压力过大,或者经历重大精神挫折与创伤,都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从而出现月经推迟。
-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吸烟、饮酒、过度节食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推迟。
二、疾病因素。
- 1、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均可导致女性体内激素紊乱,从而出现月经推迟。
- 2、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症、结核等疾病,以及多次刮宫,子宫粘连等,都可能影响内膜功能,无法随激素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增厚、脱落,也就表现为月经推迟。
- 3、肿瘤:垂体微腺瘤、卵巢肿瘤等,可影响激素分泌,继而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引起月经推迟。
- 4、其他:肺结核、慢性肝炎、缺铁性贫血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患病可导致机体营养缺乏,继而出现月经推迟。
综上,引起大姨妈推迟的原因较多。如果偶尔发生,推迟时间较短,不必过于担忧。如果经期经常性的推后、推迟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头痛等),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