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李景南
李景南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保留灌肠是一种通过灌肠将药物或营养物质注入肠道内的治疗方法。在保留灌肠过程中,需要注意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灌肠前准备、正确灌肠操作、灌肠后护理等。

1、适应证和禁忌证:保留灌肠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然而,对于某些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等,需要避免使用保留灌肠。此外,对于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要避免使用保留灌肠。

2、灌肠前准备:在灌肠前,需要排空大便,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同时,需要准备好灌肠所需的器具和药物。

3、正确灌肠操作:在灌肠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灌肠器具,如肛管、灌肠器等。灌肠时需要将肛管插入肛门约10~15厘米,然后将药物或营养物质缓慢注入肠道内。灌肠液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37~38℃,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肠道造成刺激。灌肠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腹痛或者肠道痉挛。在灌肠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若出现不适或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停止灌肠。

4、灌肠后护理:在灌肠后,患者需要保持侧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灌肠治疗和护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5-01-15 10:55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