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阴虚内热的表现

徐凤芹
徐凤芹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综合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阴虚内热是一个中医术语,其常见表现包括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

1、形体消瘦:由于体内阴液不足,致使机体失于濡养,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降低、肌肉瘦削或消瘦的表现。

2、口燥咽干:阴虚可致口咽部失于滋润,因此患者可以出现口咽干燥、口渴、喜冷饮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声音嘶哑、咳痰带血的表现。

3、两颧潮红:由于体内阴液亏少,阴不制阳,从而可致阳气相对偏亢而形成虚热。虚热上至头面,则可引起两颧潮红表现。

4、五心烦热:即手心和足心温度升高,并自觉心胸烦热,是由于虚热内盛所致。

5、潮热、盗汗:若虚热在体内蒸腾,则可引起机体如潮水般阵阵发热,即为潮热;夜间入睡后,虚热迫津外泄,进而引起入睡出汗、醒后汗止的表现,即为盗汗。

6、失眠多梦:若虚热扰及心神,则可引起睡眠困难、睡后梦多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彻夜不眠、醒后仍觉乏力的表现。

7、小便短黄、大便干结:体内阴液不足,无以充盈膀胱、滋润肠道,从而引起小便量少而黄、大便干硬秘结,严重时可出现排尿灼痛、便秘的表现。

8、其他:阴虚内热的典型舌脉为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综上所述,阴虚内热的表现主要分为机体失于滋润濡养和虚热内扰两个方面。由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或怀疑存在阴虚内容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由专业中医师根据实际病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纠正体内阴阳失衡,进而改善机体不适症状。

发布时间:2025-02-05 05:1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