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收缩压高也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即大于等于140mmHg),而舒张压正常,即可诊断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既可能是受随年龄增长而进展的动脉弹性下降和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过度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继发于其他疾病。
1、动脉弹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老年人,动脉肌层可能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导致动脉弹性下降。这种情况下,血压的缓冲能力会减弱,从而使得收缩压升高,形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遗传因素: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更有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可能由于遗传因素而对钠或其他物质更为敏感,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3、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缺乏规律的睡眠,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过大,吸烟及酗酒,这些因素都可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活性、血管张力等机制来升高血压。
4、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饮食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而高脂饮食则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血压。
5、过度肥胖:肥胖可能增大身体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使心脏需要泵送更多的血液,长期下来可能让血压持续升高。
6、疾病因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室收缩时血液会快速进入动脉中,使收缩压增大,然而,当心室舒张时,由于瓣膜关闭不全,动脉内的血液可能会回流到肺动脉或左心室中,这种分流作用也可能导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甲亢患者体内血容量可能增加,心脏收缩时,更多的血液会在动脉中积聚,从而导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排水、排钠能力下降,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出现收缩压偏高的症状,可能预示着身体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建议平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饮食,控制盐分摄入,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如果血压持续偏高,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