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泄和泻有什么区别

唐旭东
唐旭东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脾胃病科   知名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在临床上,“泄”和“泻”在含义上有轻微差异,故而用法也略有不同。

一、含义

  • 1、泄:更强调液体或气体等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这种排出不一定是病态的,如出汗可称为 “泄汗”,排尿也可说是 “泄尿”,通常是身体正常的生理排泄功能。中医还有 “泄泻” 一词,这里的 “泄” 有大便稀溏、次数增多的意思,但程度相对较轻,有时也可指肠道有轻度的排出不畅或气体排出等情况。
  • 2、泻:主要指快速、大量地排出,常用来形容病理状态下的排泄异常,如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黏液等。“泻” 所表达的病情往往比 “泄” 更严重,更强调排泄的急迫性和大量性。

二、用法

  • 1、泄:在医学术语中,除了 “泄泻” 外,还有 “泄热”、“泄毒” 等用法,多与中医理论相关,侧重于描述一种治疗方法或身体的某种功能状态。例如,通过中药调理来泄热,以清除体内的热毒。
  • 2、泻:除了常见的 “腹泻” 外,还有 “泻肚”、“泻药”等词汇。在描述疾病症状和治疗药物方面使用较多,如 “使用泻药来促进排便,缓解便秘引起的肠道积滞”。

总体而言,“泄” 的含义相对更广泛,包括生理和病理状态,而 “泻” 主要侧重于病理状态下的快速、大量排泄。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区分并非绝对严格,有时会有一定的交叉和模糊地带。

发布时间:2025-02-18 11:55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