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扑热息痛片的功效与作用?

苏惠萍
苏惠萍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呼吸科   知名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扑热息痛的医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一定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1、解热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导致血管扩张达到解热作用。常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热。

2、镇痛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合成释放,进而起到镇痛作用。常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3、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因此不仅可以治疗关节疼痛、痛风,还可以缓解炎症所致的关节肿胀、灼热等不适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胃灼热感、恶心、胃痛、出汗、皮疹、瘙痒、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建议患者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必要时可咨询医师或药师。服药后不宜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也不能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如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置。如果发热3天或疼痛5天,服药未见明显缓解者,也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明确病因,并进行专科治疗。

发布时间:2025-02-21 15:52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