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胆管癌与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区别

王宪波
王宪波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肝病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地坛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胆管癌和胆管结石都可造成胆道阻塞,胆汁淤积,进而胆管扩张、破裂,胆汁反流入血,导致血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虽然胆管癌和胆管结石都可以引起梗阻性黄疸,但黄疸的表现和相关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主要的区别体现在黄疸出现的速度、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方面。

1、黄疸出现的速度:胆管癌引起的黄疸往往发展较慢,随着肿瘤的生长逐渐加重。因为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较慢,梗阻的进展也较为缓慢。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发展较快,尤其是当一个或多个结石突然移动并阻塞胆管时,可能引起急性黄疸。

2、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胆管癌引起的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因为肿瘤的生长导致的梗阻是持续性的。胆管结石引起的症状可能呈现波动性,尤其是当结石在胆管内移动时。如果结石被自然排出或通过医疗干预被移除,黄疸会迅速缓解。

3、伴随症状:胆管癌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由于恶性肿瘤的消耗,可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胆管结石通常有右上腹部的剧烈腹痛、发热和寒战,与结石引起的胆管炎症有关。

一旦发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黄疸表现,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的肝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一般不会仅通过临床表现来明确黄疸的具体原因,而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发布时间:2025-04-06 20:24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