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的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部位。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可促进K+的排泄和增加Na+和水的重吸收,即保Na+排K+作用。因此,醛固酮对调节尿液生成、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醛固酮还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且该作用强于糖皮质激素。
值得注意的是,醛固酮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的激活、血K+和血Na+的水平变化等。通常情况下,RAAS系统会被激活可刺激醛固酮的分泌,而血K+水平升高和血Na+水平降低也可刺激醛固酮分泌。此外,应激反应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也可促进醛固酮分泌。
值得注意的是,当醛固酮水平异常时,会给人体造成严重影响。例如醛固酮增多症可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从而引起Na+、水潴留,进而引起高血钠、低血钾、碱中毒,甚至发生顽固性高血压;反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原因可导致醛固酮分泌过低,进而引起低血钠、高血钾、酸中毒和低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