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脾胃虚弱吃什么药

唐旭东
唐旭东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脾胃病科   知名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脾胃虚弱是一个中医术语,通常需要由医生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定恰当的方剂或中成药。临床常见的证候包括脾胃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胃阴虚证等。

一、脾胃气虚证

1、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食欲降低、饮食量少,胃脘痞满或腹部胀闷、食后加重、或隐隐疼痛,嗳气、恶心、腹泻,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或肥胖或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缓。

2、药物治疗:多以益气健脾和胃为治法,可遵医嘱使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加减,或使用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二、脾胃阳虚证

1、临床表现:胃脘或腹部冷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饮食量少、脘痞或腹胀,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或肢体浮肿,或白带清稀量多,或小便短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2、药物治疗:多以温中健脾和胃为治法,可遵医嘱使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方药加减,或使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三、胃阴虚证

1、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不舒,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2、药物治疗:多以益胃养阴为治法,可遵医嘱使用益胃汤、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等方药加减,或使用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胃康灵颗粒、养胃舒胶囊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四、其他

除上述证候外,患者可能兼有肺气不足证、肾气或肾阳不足证、心血亏虚证、痰湿内停、食积内停证等表现,因此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化裁。同时,对于已经明确西医诊断的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进行西医专科治疗,例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医理论复杂和个体差异存在等因素影响,患者往往难以准确辨证和正确用药。因此,建议可能存在脾胃虚弱的患者及时就医,由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论治,或由西医医生进行专科治疗。患者不宜自我判断或自行用药,以免因治疗不当而造成病情延误或加重,进而影响疾病治疗和痊愈。

发布时间:2024-05-07 01:19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