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出现脾胃不好的表现时,通常可通过饮食调理、合理作息、调畅情志、适量运动等方法来改善,必要时需遵医嘱进行专科治疗。
1、饮食调理:脾胃不好的孩子需养成定时定量规律进食的就餐习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细、软、烂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饥饱不调、进食过快、进食时玩闹、偏食、挑食,以及过食辛辣、肥肉、烧烤、油炸食物、蛋糕、冰淇淋、冷饮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而加重病情。
2、合理作息:脾胃不好的孩子需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脏腑功能恢复,进而促进病情恢复。患儿应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
3、调畅情志:脾胃不好的孩子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长应多给予关心、爱护、照顾,避免强迫喂养、过度训斥或侮辱等,及时发现过度紧张、消极、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及时向心理咨询师、心理医师咨询。
4、适量运动:脾胃不好的孩子需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等,即可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也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应避免运动过量或过于剧烈,以免加重病情。
5、专科治疗:对于经上述调理仍不能缓解或病情严重的患儿,则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对于存在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者,也需要遵医嘱进行西医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存在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功能失调症状的患儿,及时进行综合调理, 必要时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家长不宜自行诊断或听信偏方,以免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进而给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