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为什么会长智齿?是不是一定要拔掉

栾庆先
栾庆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牙周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智齿即人类的第三磨牙,通常在18~25岁之间出现,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长智齿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牙槽骨退化、营养与环境因素等。智齿的拔除与否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判断,建议在专业口腔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一、长智齿的原因

  • 1、遗传因素:智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如果家族中普遍存在智齿生长的情况,则后代子女长出智齿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 2、年龄因素:智齿的生长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颌骨逐渐发育成熟,这为智齿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
  • 3、牙槽骨退化:现代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咀嚼功能逐渐减弱,进而使得牙槽骨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这种退化使得智齿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阻碍,从而可能引发智齿阻生、萌出不全等问题。
  • 4、营养与环境因素:充足的营养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牙齿的萌出。同时,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智齿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相对微妙且难以量化。

二、智齿的拔除与否

  • 1、生长位置:如果智齿萌出位置良好,与邻牙关系正常,能正常咬合,且清洁方便,则通常无需拔除。这种情况下,智齿不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2、症状表现:如果智齿完全长出且没有疼痛、肿胀、感染等症状,对口腔健康无影响,则可以观察保留。然而,如果智齿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或者对邻牙造成损害,则可能需要考虑拔除。
  • 3、口腔健康:智齿的生长情况有时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智齿可能引发智齿冠周炎、邻牙龋坏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拔除智齿是保护口腔健康的有效措施。

长智齿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在专业口腔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口腔健康。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发布时间:2024-11-20 09:53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