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快,即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心跳过快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情绪、运动、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以及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疾病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 1、情绪因素: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动怒或心情不好等状态下,有可能会出现心率过快。
- 2、运动因素:剧烈运动时,心脏需要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气,因此会加快跳动。
- 3、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喝浓茶或咖啡,以及摄入辛辣、刺激、生冷、煎炸食物,也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
- 4、其他因素:部分人群先天性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可能表现为基础心率快于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为了维持体温,身体可能会通过加快心跳来增加血液循环。
二、疾病因素
- 1、贫血:当人体出现贫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导致氧气输送能力下降。为了满足身体各器官对氧气的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患者常感到乏力、头晕,同时伴有心跳加快、心悸等症状。
- 2、低血糖:低血糖发生时,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等症状。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过量、未按时进食或进行剧烈运动后。
-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跳动加快。
- 4、心肌炎: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炎症性病变,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肌后,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跳明显加快。严重的心肌炎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 5、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房颤、房扑、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
- 6、结构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心衰和心律失常,从而引起心跳加快。
综上所述,心跳过快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出现心跳过快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