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哪些胃息肉需要处理

费贵军
费贵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而临床上的胃息肉大多数无症状,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息肉类型,不同类型息肉具有不同的癌变风险,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1、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的息肉,均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行胃镜下切除。有资料显示,腺瘤性息肉进展为恶性肿瘤需要十余年的时间,若早期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可降低恶变发生率76%~90%,所以积极治疗胃息肉对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常发生于胃窦部,表面较光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但部分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对于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伴有糜烂出血、异型增生的息肉,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同时,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存在感染,应进行三联或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3、炎性息肉:炎性息肉是由于胃腔中的炎症导致炎性细胞进入黏膜层、黏膜下层所致的隆起。这类息肉通常较小,恶变风险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口服消炎药和饮食调节进行治疗。应避免辛辣、生冷、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反复刺激。

4、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通常为多个小息肉,表面光滑,与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有关。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恶变风险低。如果息肉较小且数量不多,通常不需要切除,但要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息肉有无变化。建议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并注意饮食清淡。

总之,胃息肉的治疗需根据息肉类型、大小、症状及癌变风险综合考虑,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要积极预防癌变,又要避免过度治疗。

发布时间:2025-01-10 15:41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