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低蛋白血症怎么治疗

邹本良
邹本良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内分泌科   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低蛋白血症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来确定,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

一、病因治疗

  • 1、针对肝脏疾病:如果是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可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对于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
  • 2、针对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的丢失,从而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 3、针对恶性肿瘤:如果低蛋白血症是由恶性肿瘤引起,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对营养物质的消耗。

二、营养支持治疗

  •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类等。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 2、肠内营养:对于不能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蛋白质需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等,通过口服或鼻饲的方式补充营养。
  • 3、肠外营养:对于严重营养不良、不能经胃肠道摄入营养或胃肠道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三、对症治疗

  • 1、纠正水肿:对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 2、补充白蛋白: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尤其是伴有水肿、胸腹水等症状的患者,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快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发布时间:2025-02-17 07:47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