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是慢性氟中毒在牙齿上的典型表现。
当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通常是由于饮用水或食物中氟含量过高),氟会在牙齿发育或矿化过程中沉积在釉质层中。这种沉积会导致牙齿在结构和颜色上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为,牙齿表面最初可能出现白垩色的细小斑点,随着时间推移和氟摄入的持续,斑点逐渐融合成片,颜色也会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病情严重时,牙齿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牙釉质脱落,牙体形态改变,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牙齿敏感,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反应强烈,容易引发龋齿。
需要注意的是,氟中毒对牙齿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氟斑牙,很难通过常规方法完全恢复牙齿的原始状态。因此,预防氟中毒至关重要。公众应增强对饮用水和食物中氟含量的认识,特别是在氟化物自然含量较高的地区,应采取适当措施,如使用低氟水源、改良水质或调整饮食习惯,以减少氟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