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李景南
李景南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饮食需要遵循减轻肠胃负担、均衡营养、促进消化的原则,应注意食物的选择、饮食方式的调整等。

一、食物选择

  • 1、宜选食物:低脂、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禽肉、鱼肉、低脂奶制品、蛋类及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与水果;小米、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以及软面条、馒头等精细主食。
  • 2、忌选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等高脂肪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过酸或过咸的食物;蛋糕、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物;豆类、薯类、萝卜等产气食物。

二、饮食方式调整

  • 1、定时定量进餐:每天固定用餐时间和食量,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节律,使消化液分泌更规律,提高消化效率。
  • 2、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可将每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每餐进食至七八分饱即可,这样能减轻胃部负担,让胃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排空。
  • 3、细嚼慢咽: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吃饭时每口食物应咀嚼15~20次,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从而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
  • 4、合理安排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肉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然后再吃主食,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同时也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总体摄入量。
  • 5、注意饮食温度:食物的温度应接近体温,太烫的食物会烫伤口腔、食道以及胃肠道,太凉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都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三、其他注意事项

  • 1、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蠕动功能。但要注意不要在饭前或饭后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可在两餐之间适量饮水。
  • 2、避免睡前进食:睡前2~3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以免睡觉时胃部仍在消化食物,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影响睡眠质量,也容易加重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进行长期的饮食调理,同时,应与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良好心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不适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若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发布时间:2025-02-17 08:1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