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 一般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二、药物治疗
-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2、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脏血液循环。
- 3、调脂药物:所有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均应给予他汀类药物。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为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等。
- 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 5、钙通道阻滞剂(CCB):可用于足量硝酸酯类药物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症状的患者。主要包括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二氢吡啶类CCB和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非二氢吡啶类CCB。
-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事件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者可使用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 7、其他:如曲美他嗪、尼可地尔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心导管技术将球囊导管或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扩张狭窄血管、恢复血流,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患者。
-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取自身血管(如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搭建新的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缺血心肌,改善心肌供血。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复杂病情,CABG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冠心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血管的数量和部位、合并症等,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