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
一、一般治疗
- 1、寻找并去除过敏原:这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首要步骤,通过过敏原检测、询问病史等方式尽可能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 2、避免刺激物: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应尽量避免。同时,避免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外界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 3、特异性脱敏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可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通过反复注射微量脱敏液,逐渐增强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力,以达到治疗目的。
二、药物治疗
- 1、口服药物:包括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酮替芬等)、抗白三烯药(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等)及抗生素等。
- 2、外用药物:包括清洁剂(如生理盐水、硼酸洗液等)、保护剂(如氧化锌粉、植物油等)、止痒剂(如樟脑、薄荷等)、收敛剂(如醋酸铝、次碳酸铋等)、角质促成剂(如黑豆馏油、煤焦油等)、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等)以及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三、物理治疗
- 1、光疗:在过敏性皮肤病中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等,使用的光疗方法主要有UVA光疗即长波紫外线(320~400nm)照射治疗和UVB光疗即中波紫外线(290~320nm)照射治疗。
- 2、冷冻疗法:利用低温原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助于缩短恢复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随意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同时,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