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头发变得稀疏,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斑秃、拔毛癖等因素有关,因此想要头发稀疏获得改善,首先应明确病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一、雄激素性脱发。
- 1、特点:雄激素性脱发又称为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本病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多于青春期开始出现头发变细、头发密度降低、脱发等表现,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精神压力大、紧张、作息不规律等因素,会让脱发更加严重。
- 2、处理:由于雄激素性脱发呈进行性加重,因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方法包括系统用药(如非那雄胺片、螺内酯片等)、局部用药(如米诺地尔喷雾剂)、毛发移植和激光治疗等。
二、斑秃。
- 1、特点:斑秃又称为神经性脱发,俗称鬼剃头,以青壮年居多,青少年也可发生。斑秃主要表现为头皮某些区域的毛发快速、大量地脱落,可形成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秃发斑,秃发斑周围的头发也容易松动脱落。斑秃发生时,患者通常没有特殊感觉,头皮也没有红肿、脱屑等表现。
- 2、处理:病情较轻者通过去除诱因(如精神心理因素、感染、过敏等),斑秃多可自愈;对于病情较重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米诺地尔喷雾剂、地蒽酚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紫外线照射、准分子激光等物理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
三、拔毛癖。
- 1、特点:目前认为拔毛癖是一种自身强迫性神经症,多见于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女性。患者通常无法克制拔除自己毛发的行为,会无法自我克制地反复牵拉、扭转、摩擦或自拔毛发,进而导致头发稀疏。
- 2、处理:患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习惯逆转训练、厌恶治疗等方式矫正拔毛行为,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氯米帕明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四、其他。
- 除了上述疾病外,感染、肿瘤、外伤、某些遗传性疾病等,也可造成青少年头发稀疏,应由专业医生判断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青少年头发稀疏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皮肤镜检查、头发牵拉试验等明确病情,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