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肉里面长硬疙瘩,可能是由于慢性淋巴结炎、脂肪瘤、皮肤纤维瘤、皮脂腺囊肿、颈部硬结性毛囊炎、结节性痒疹等疾病引起的。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1、慢性淋巴结炎:多见于小儿,儿童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可导致颈部或耳后出现无痛、无热的小硬疙瘩。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根据引起该病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比如病毒感染引起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细菌或真菌感染、结缔组织病引起者,需要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伏立康唑等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引起者,常需采取放疗及化疗相结合的方式。
2、脂肪瘤:多见于肥胖的成人,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的小硬疙瘩,边界清楚,有弹性。这种情况下,由于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所以无临床症状者一般无需处理,注意观察其变化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瘤体比较大,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或影响美观者,可选择手术摘除。
3、皮肤纤维瘤:多见于成人,病因尚未明确,部分患者存在局部外伤或昆虫叮咬史。通常表现为单个皮肤内硬结,边界清楚,与表皮粘连,表面呈红棕色。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4、皮脂腺囊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及臀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皮损为单发或多发的较硬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在治疗上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比如囊肿较小者可经小切口直接切除,囊肿较大,尤其是生长迅速者,应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5、硬结性毛囊炎:多见于有瘢痕疙瘩体质的中年男性,起初为红色小丘疹和脓疱,之后皮损相互融合,逐渐发展成硬结或者融合成较大的硬块。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并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
6、结节性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皮损多发且大小较为一致,常与虫咬有关,皮肤瘙痒明显。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根据瘙痒的程度、合并症等因素确定治疗方法,比如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加巴喷丁、紫外线治疗、冷冻治疗等。
7、其他:除上述疾病外,皮肤平滑肌瘤、皮肤纤维肉瘤、结节性黄瘤等皮肤肿瘤也可出现类似表现,应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引起身体肉里面长硬疙瘩的疾病较多,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通过皮肤活检等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尽快改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