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洗鼻子时导致外耳道进水,可以通过单足跳动法、活动外耳道法、外耳道清理法处理。
如果在洗鼻子时操作不当,使水经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可以通过拽耳垂、揉耳屏,或者捏鼻鼓气等动作,促进中耳腔内的水排入鼻腔。但是,如果通过以上措施处理后,患者的中耳腔内仍有积水,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
一、清理外耳道内的积水。
- 1、单足跳动法,即把头歪向患侧,令耳孔朝下,并用同侧的脚单脚原地连跳几次,借用水的重力作用,可以使水流出外耳道。
- 2、活动外耳道法,即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用手指牵拉耳廓、重复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等,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水从外耳道流出。
- 3、外耳道清理法,即用洁净的细棉签探入外耳道,以吸出外耳道内的水。
二、清理中耳腔内的积水。
- 1、拽耳垂、揉耳屏,可以促使咽鼓管活动,从而将中耳腔内的水排入鼻腔。
- 2、捏鼻鼓气,即患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紧闭口腔、捏紧鼻翼,并向鼻腔内鼓气,可以使咽鼓管暂时开放,从而促进中耳腔内的水经咽鼓管排出。
- 3、临床治疗。医生会给予患者鼻用减充血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必要时,医生还会考虑通过鼓膜穿刺术来引流中耳腔内的积水,从而防止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冲洗鼻腔需求的患者来说,在洗鼻子时,切勿用力过猛,以防止鼻腔黏膜受损,或者冲洗液进入中耳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