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其来源于肠上皮细胞。从解剖来说,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即乙状结肠属于结肠的一部分。因此,乙状结肠癌属于结肠癌的一种。
一、发病部位。乙状结肠位于直肠的上方,从距离肛门大概15公分的部位向上,一直到降结肠,整体呈“乙”字形。当这段“乙”字形肠道的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会形成乙状细胞癌。
二、肿瘤分期。乙状结肠癌有不同的分期。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乙状结肠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期别。而在医学专业领域,通常是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三、临床表现。乙状结肠癌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是到了中晚期以后,则可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
- 1、下腹痛。随肿瘤进展,可出现明显腹痛,一般位于左下腹。其多是由于肿瘤刺激肠腔所致。
- 2、排便习惯改变。随病情恶化,患者可有明显的排便习惯改变。比较多见的是便秘,这种便秘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所致。部分患者可出现刺激性排便,排便次数明显比过去增多,由原来的每天1次,变成了每天3~4次,甚至5~6次或者更多。
- 3、便血。患者可逐渐出现便血表现,可以是大便与血液混合在一起,也可以是直接便鲜血。如果合并感染,还可以排黏液脓血便。
- 4、肠梗阻。随瘤体增大,患者可出现肠道梗阻,排气排便减少甚至消失。更有甚者,患者可触摸到腹部包块。
- 5、转移表现。当肿瘤侵犯或转移至其他脏器,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侵犯泌尿系,可形成输尿管的狭窄、左侧肾盂扩张等;当发生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当出现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咳血等转移症状。
- 6、其他。在肿瘤后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恶病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