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跛行常见于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腰椎病变。
1、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的下肢血管会逐渐狭窄,从而导致肢体供血不足,此时患者便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例如,如果患者行走了200m左右,随着下肢的缺血程度逐渐加重,患者的小腿、臀部等部位可能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从而迫使患者停下休息。在休息一会后,患者可能在行走200m后,再次出现疼痛。
2、腰椎病变。患者每次行走时,行走的距离通常不一致,可能与体位有关。例如 ,如果患者做后仰动作,可能会增加小关节囊、黄韧带对脊髓腔内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加重疼痛的程度。此外,此类患者还可能有双下肢不对称、放射状疼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