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毛细血管瘤的分类有哪些

曹建春
曹建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围血管科   知名专家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毛细血管瘤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可以分为三类。

一、表层毛细血管瘤,又称为新生儿斑痣,属于真皮内的毛细血管瘤,特点是在真皮内存在成熟的内皮细胞和组织型毛细血管,颜色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淡红到深红,甚至到暗紫色。新生儿斑痣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以累及较深的表皮下层,产生出血性丘疹,若未经治疗很难完全消退。特别是位于面部的新生儿斑痣,可能会影响患儿的外观。

二、皮内毛细血管瘤,好发于感觉神经分布的区域,一般出生后就存在,包括橙红色斑、葡萄酒色斑、星状血管瘤等。其中葡萄酒色斑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同时与血管相关的神经纤维数量下降。葡萄酒色斑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1、中线毛细血管扩张痣,比较常见,好发于前额、眉间、眼睑及颈部等位置,以颈部最多见,表现为淡粉红色或者猩红色斑片,压之能褪色,患儿剧烈活动或者哭闹时颜色加深,大概三岁左右,部分患儿的中线毛细血管扩张痣会自行消退,但颈部或眉间的病变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时期;
  • 2、侧位鲜红斑痣,病损表现为面部的葡萄酒色斑,多沿三叉神经分布,包括眼支、上颌支与下颌支三个区域,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反而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位于面部的病灶在成年后可以增厚并出现结节。

三、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患儿出生时往往不太明显,出生一个月以后开始出现红色小斑点,并迅速增大。部分患儿的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到2~7岁时会停止生长。以女性患儿比较多见,男女比例大约1∶3。病损表面凹凸不平,颜色鲜红,形态如同草莓,除了可以发生在皮肤外,也可以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较少侵犯骨骼组织。

发布时间:2024-11-24 08:22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