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怎么锻炼能改善下肢缺血

曹建春
曹建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围血管科   知名专家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下肢缺血以后主干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闭塞,可以通过适度功能锻炼,来改善下肢缺血症状。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锻炼措施。

如果下肢有间歇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情况,如每次行走1000m就会出现下肢疼痛,锻炼的时候700到800米就要及时停下休息。每隔一两个月行走的距离要逐渐延长。通过这种锻炼,可以促使远端血管的侧支循环形成,纠正肢体缺血。下肢抬高时间过长也会造成间歇性疼痛,可以做抬高训练,平躺在床上,直腿抬高30秒钟再放下,如果没出现疼痛,可反复多次。通过这种抬高放下训练,对肢体缺血进行预处理,改善缺血,促使末梢的侧支循环形成。所以,每个人的功能锻炼都是个体化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缺血程度,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但是如果肢体出现明显溃破、溃疡、坏疽,一定要减少局部支撑,限制走路或活动,可以在卧床或者在凳子上锻炼。

发布时间:2024-12-01 16:52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