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痛就是在静息状态下仍然疼痛。
静息痛在血管疾病非常多见,特别是在动脉狭窄,供血不足的情况下。比如间歇性跛行,开始较轻,就是走一段路,大腿后面可出现疼痛,但是随着狭窄加重,供血越来越不足,发展到晚期不走路腿也可能会出现疼痛,这就称为静息痛。静息痛反映从间歇性疼痛到持续性的疼痛的过程,静息痛的出现通常代表着病变加重。
静息痛通常有动脉缺血的问题。但是如果是静脉淤滞特别严重,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也可导致静息痛。早期静脉功能不全所导致的静息痛的特点通常是久立后加重、走路过多时加重,或者是下午加重,早上减轻。如果是持续加重,静脉高压持续存在,患者可能晨起后腿仍然有酸痛、胀痛,这也是静息痛的一种表现。
总体而言,不管是动脉疾病或者是静脉疾病引起静息痛,通常疾病都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静息痛一般见于血管疾病,但是恶性肿瘤、关节、神经病变等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持续的疼痛,这种情况早期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由轻到重或者是间歇性跛行的阶段,因此,发生静息痛,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病变区别静息痛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