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食积证


常见病
1、伤食
因脾胃虚弱,复饮食不慎,以致伤食,症见脘腹胀满不舒,纳差食少,恶心,稍有饮食不慎,则脘腹痞闷,大便溏稀,见不消化食物,气短懒言,乏力,舌淡苔白或腻,脉细滑,属脾胃虚弱,食积滞中,运化无权,正虚邪实,当消补并用,宜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2、厌食
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胃不腐熟,纳化呆钝,以不知饥饿,胃呆纳少,胸腔不舒,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或虚大无力为特点,治以益气健脾,升清降
浊,用谷神丸(《苏沈良方》)加减。
3、腹痛
以脘腹胀满疼痛,得食益甚,便后痛减,食少难消,脘痞便溏,苔腻脉弱为特点。脾气虚弱,食积难化,与宿食绞结胃肠,闭阻气道而痛,治以健脾消食,用健脾丸(《证治准绳》)加减,若食停于内,寒热互结,标实较重,心下痞痛,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者,可用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加减,以行气导滞。
4、多寐
以食入胃即睡,精神困倦,肢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虚弱为特点,治宜健脾益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张氏医通》)加山楂、神曲、麦芽。
5、呕吐
以呕吐长期反复发作,呈慢性病程,饮食稍多即呕吐,不喜食,食即呕,伴自利,脐腹痛,肢体倦,嗜卧懒言,足冷,头目昏,宜参术调中汤(《卫生宝鉴》)加减,以调中止呕。
6、久泄
以大便溏薄有腐臭气,排便不爽,脘腹痞胀,纳少噯腐,舌淡,苔腐或腻,脉细缓为特点,是因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食积难化,清浊不分,并下大肠所致,治宜补脾健胃,消食导滞,方用健脾丸(《证治准绳》)加减。
病因
临床表现
症情分析
治法
方药
常用中药
转归预后
概述
常见病病因
病因表现
临床表现症情分析治疗
治法方药常用中药转归预后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