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


鼻塞(nasal obstruction)又称鼻堵,是空气通过鼻腔受阻或不通畅的感觉。鼻塞是鼻及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也可见于某些全身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典型表现
鼻塞主要表现为鼻腔内有阻塞感,呼吸不通畅,可能需要通过张口呼吸来辅助通气。可表现为间歇性、交替性、阵发性、进行性或持续性,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有时,患者对鼻通气的主观感觉与实际的鼻阻力之间存在差异。
伴随症状
鼻塞可能伴有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晕、乏力、发热、嗅觉减退等症状。
并发症
1、严重的鼻塞可能导致睡眠时氧气不足,从而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长期缺氧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进而增加脑梗塞、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总述
鼻腔的通畅主要依靠正常的鼻腔通道、正常的鼻腔阻力作用及黏膜感觉。在疾病状态下,鼻腔通道发生改变,鼻腔阻力增加或鼻腔黏膜感觉迟钝,从而引起鼻塞症状。常见的原因有鼻部疾病、邻近组织疾病、全身性疾病。
症状起因
1、鼻部疾病
(1)先天性疾病:鼻缺如、鼻翼、鼻小柱软骨发育不全、鼻孔闭锁。
(2)鼻外伤:外伤(包括医源性操作后)早期肿胀、充血、伤后畸形,伤愈后可有鼻腔粘连、畸形。
(3)鼻腔异物:儿童自己塞入各种小异物、成人可有鼻石、医源性填塞物残留。
(4)鼻腔炎症: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5)特异性感染:如鼻硬结病、鼻白喉、鼻结核、鼻梅毒等。
(6)鼻腔新生物:鼻底囊肿、鼻息肉、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等常见,恶性肿瘤如鼻腔癌、鼻腔淋巴瘤等。
(7)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泡状中甲(甲泡)、钩突肥大等。
2、邻近组织疾病
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部肿瘤、鼻窦肿瘤侵犯鼻腔等。
3、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青春期。
(2)妊娠期、萘甲唑啉滴鼻后、口服降压药物后可引起鼻塞。
常见疾病
鼻缺如、鼻翼、鼻小柱软骨发育不全、鼻孔闭锁、鼻外伤、鼻腔异物、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硬结病、鼻白喉、鼻结核、鼻梅毒、鼻底囊肿、鼻息肉、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癌、鼻腔淋巴瘤、鼻中隔偏曲、泡状中甲(甲泡)、钩突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部肿瘤、鼻窦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
急诊(120)指征
1、有明显外伤史,明显鼻畸形,鼻黏膜肿胀,伴持续鼻塞,或伴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颅内损伤表现,须紧急处理。
2、鼻黏膜肿胀、鼻塞,伴高热、寒战等。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婴儿鼻塞,须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先天闭锁畸形,警惕窒息发生。
2、明显鼻塞,合并鼻缺如、小鼻、鼻翼萎陷、先天性前鼻孔闭锁等畸形,须及时就医咨询矫正。
3、持续鼻塞,伴喷嚏、发热、流涕等鼻炎症状。
4、鼻塞进行性加重,伴有呼吸困难、发热、乏力等症状。
5、过敏体质患者,反复急性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黏膜苍白水肿,须及时就医排查过敏原加以预防。
6、鼻腔内进入异物,伴持续鼻塞、流臭鼻涕或鼻涕中带血。
7、发现鼻内肿物,伴持续加重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等,须及时排查恶性病。
8、逐渐加重的鼻塞,伴头痛、耳聋、鼻涕带血,须警惕鼻咽癌。
9、反复鼻塞、头痛,鼻腔大量分泌物,提示鼻窦炎可能。
10、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有明显的外伤史,伴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
2、鼻塞首诊科室是耳鼻喉科。
3、若伴随咳嗽、呼吸困难等气管、肺部症状时,可以咨询呼吸内科。
4、若是鼻部、颜面部畸形造成的鼻塞,还可咨询整形外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鼻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期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的鼻塞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最严重,如晚上睡觉时?
3、您除了鼻塞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涕、发热?
4、您在鼻塞之前是否有过外伤,如摔倒或撞到头部?
5、您之前有无鼻炎、鼻息肉、鼻部肿瘤、鼻结核等疾病?
6、您的亲人里有类似疾病的吗?有没有得遗传病、肿瘤的?
7、您平时有吸烟的习惯吗?吸烟多久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鼻塞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鼻部各个结构有无异常,同时检查眼、耳、口等部位有无异常;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鼻内窥镜、鼻部X线、鼻部CT检查等,以进一步详细明确机体的病变情况,必要时还可能需进行病理检查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鼻部,评估鼻甲骨、鼻中隔的状况及鼻通气的情况。检查眼眶是否移位,是否有视力下降、大量流泪和眼睛外观异常。触诊上颌窦及额窦是否有压痛。检查耳部是否有中耳炎的迹象。检查口腔、鼻咽喉部是否有炎症、溃疡或黏膜极度干燥、神经功能缺失。最后,触诊颈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等,帮助判断感染、炎症等疾病。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血常规中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现象。细菌感染则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
2、过敏原检测
如果怀疑鼻塞是由过敏引起的,医生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引起过敏的物质。常用的过敏原检测试剂有皮肤划痕试验和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
影像学检查
1、鼻部X线
鼻窦位置较深,不能直接通过内镜被肉眼观察到,需要进行X光检查来观察鼻窦的情况,包括鼻窦的炎症、肿块、骨质变化等。
2、鼻窦CT
可以更清楚地观察鼻部的病变情况,为鼻窦炎、鼻腔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检查
如果怀疑鼻部存在息肉或其他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良恶性。
其他检查
鼻内窥镜可以鼻腔深部、各鼻道及鼻咽结构进行检查,有助于鼻息肉、鼻部肿瘤的诊断。
诊断原则
鼻塞的诊断通常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和临床症状,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接下来根据可能的诊断,选择相应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主要对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内异物等常见病因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鼻窦炎
鼻塞常为交替性或持续性,可伴有流脓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晕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2、过敏性鼻炎
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性鼻塞,可伴有大量清水样鼻涕。同时,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对某种或多种过敏原敏感。根据患者的过敏史和症状出现前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一般可以诊断。
3、鼻内异物
鼻塞以单侧鼻塞为主,症状严重程度与异物大小密切相关。当异物较小时,鼻塞症状不明显,异物较大者可出现单侧鼻腔完全堵塞,或异物为内生性,鼻塞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鼻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预计治疗
鼻塞的治疗原则和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恢复鼻腔的正常通气功能,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复发。
对因治疗
1、鼻窦炎
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罗红霉素片、头孢氨苄胶囊、999阿奇霉素片等,同时使用鼻腔冲洗等方法帮助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使黏膜炎症消退。
2、过敏性鼻炎
患者首先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以清除鼻腔分泌物。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来减轻过敏反应,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顺峰乐敏氯雷他定糖浆等,也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和抑制炎性反应。
3、鼻内异物
首先要将鼻腔内异物取出,根据异物的形状和位置,可采用圆形异物取出术、异物钳取出术或经支气管镜负压吸引术等方法。取出异物后,可进行止血、止痛等治疗,为防止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罗红霉素片、头孢氨苄胶囊、999阿奇霉素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顺峰乐敏氯雷他定糖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手术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概述
症状
典型表现伴随症状并发症原因
总述症状起因常见疾病就医
急诊(120)指征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预计治疗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物手术治疗治疗周期预计治疗费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