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差


纳差(poor appetite)又称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常伴有体重减轻、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长时间的纳差可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成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贫血、感染等多种疾病,而且纳差还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因此患者要积极就医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典型表现
纳差主要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或欲望,即使在饥饿状态下也不愿进食或食之无味,常常伴有体重下降、乏力、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早饱感等症状。
并发症
1、营养不良
如果纳差长时间存在,则可能会导致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使身体无法获得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2、贫血
纳差可能会导致造血原料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摄入不足,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贫血的发生风险。
总述
纳差可为多种原因所引起,包括但不限于精神心理因素、药物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
症状起因
1、精神心理因素
如果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压力过大的状态中,则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会被激活,持续增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这样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食欲神经肽,同时促进促黑素细胞皮质激素的释放,使大脑产生饱腹感信号,从而降低食欲。此外,出生后因吃各种食物的经验、习惯,逐渐形成对某些食物不合乎口味,当这些食物再次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使大脑再度发生对某些食物的厌恶,进而表现为不想进食。因此,纳差可见于神经性厌食、抑郁症等疾病。
2、药物因素
如氨茶碱、氯化铵、洋地黄、氯毒素、阿司匹林、红霉素等,均可能影响食欲,导致不想进食。
3、消化系统疾病
(1)胃部疾病:如胃癌、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等。
(2)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结核等。
(3)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胆道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癌等。
(5)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4、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5、全身性疾病
如感染、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呼吸性酸碱中毒、代谢性酸碱中毒、严重贫血、尿毒症、维生素缺乏症等。
常见疾病
神经性厌食、抑郁症、胃癌、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肠梗阻、肠结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癌、胰腺炎、胰腺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感染、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呼吸性酸碱中毒、代谢性酸碱中毒、严重贫血、尿毒症、维生素缺乏症
急诊(120)指征
1、食欲不振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
2、食欲不振的患者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
3、食欲不振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食欲不振持续存在或者有所加重;
2、伴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腹泻等症状;
3、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4、伴有面色苍白、体重下降等症状;
5、伴有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症状;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若症状比较严重,则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怀疑消化系统疾病但症状相对平稳者,可到消化内科就诊。
3、怀疑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者,需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4、怀疑内分泌疾病引起者,需到内分泌科就诊。
5、怀疑存在营养缺乏情况的患者,需到营养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检查,最好穿宽松衣物。
3、若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肝功能、胃镜等,则需遵医嘱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食欲下降的?
2、您的食欲下降程度如何,是稍微减少一点食量,还是几乎没有进食的欲望?
3、您是否对某些特定食物的食欲下降更明显?
4、您还有其他症状吗,如恶心、反酸、发热等?
5、您有胃炎、肝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史吗?
6、您曾经或最近有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吗?
7、您还有哪些疾病?
8、您最近精神状态如何?
9、您近期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10、您在别的医院进行过治疗吗?用的何种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食欲下降等症状?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应该怎样改善饮食?平时还需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腹部CT、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以确定病因。
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不仅会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判断精神是否萎靡、有无消瘦或贫血貌等,还会观察腹部的外形。
2、触诊
医生会用手轻柔地按压上腹部,评估有无压痛、反跳痛以及肝脾肿大等。
3、听诊
医生会判断胃肠蠕动音是否正常。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该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的水平,从而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问题。
2、血生化
该检查可了解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水平等。
3、肿瘤标志物测定
该检查可以初步筛查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4、甲状腺功能检查
该检查可了解到血液中与甲状腺相关的特定激素水平及抗体等指标,从而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的功能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
1、消化道钡餐造影
该检查可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确定引起纳差的病因。
2、腹部B超
该检查可观察到肝脏、胆囊、胰腺等腹腔脏器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确定是否存在炎症、肿瘤、结石、囊肿等异常情况,从而帮助初步排查引起纳差的疾病。
3、腹部CT
该检查比B超更能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结构,可以发现更细微的脏器病变。
其他检查
胃镜和结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等部位的情况,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者出现不想进食、进食无味、体重减轻、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腹部CT、胃镜、结肠镜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慢性胃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抑郁症等几种常见的引起纳差的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其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中年以上更为常见。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包括纳差、中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恶心等。可通过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患者可能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出现纳差,并常伴有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行动迟缓、嗜睡等症状。
3、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可能由于对事情提不起兴趣或者兴趣下降,而表现为纳差,常伴有持续的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疲劳乏力等症状,可通过标准化抑郁症状量表进行初步筛查,并根据特征性症状、病程等进行评估诊断。
预计治疗
对于纳差的患者,首先可通过调整饮食、调节情绪等一般措施来改善食欲,若症状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其他不适,则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尽快改善症状。
对因治疗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采取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等。此外,患者可考虑使用胃肠促动药和(或)消化酶制剂,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片、胰酶片等,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帮助提高食欲和消化效率。对于存在胃黏膜糜烂或伴有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精神心理异常者,可遵医嘱酌情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神经递质调节药物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主要是甲状腺激素类,首选左甲状腺素,多需终生服药。同时,对于出现贫血症状者,可遵医嘱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缺碘者,应遵医嘱使用足量的碘剂补充。
3、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相较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着更优的长期治疗效果,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为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而临床上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
一般治疗
1、改善饮食结构,可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合理搭配,以促进食欲。
2、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保证环境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安静舒适。
3、调节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片、胰酶片、左甲状腺素、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温胃舒胶囊(999温胃舒)、复方益肝灵片(双鹤药业)、健儿清解液(杨济生)
手术治疗
如果确定存在某些器质性病变,如胃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去除病因,从而改善食欲。
中医治疗
对于纳差的患者来说,可经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指导使用中成药。
1、温胃舒胶囊(999温胃舒)
具有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2、复方益肝灵片(双鹤药业)
具有益肝滋肾、解毒祛湿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的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
3、健儿清解液(杨济生)
具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功效,用于脘腹胀满,咳嗽咽痛,食欲不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概述
症状
典型表现并发症原因
总述症状起因常见疾病就医
急诊(120)指征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预计治疗对因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物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治疗周期预计治疗费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