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涎


流行病学
多见于老人和儿童,儿童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
典型表现
一般分为生理性流涎和病理性流涎。主要是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表现为不断的唾液外溢,多伴有外观失常,呆滞、语音不清等。
总述
症状起因
1、生理性流涎
多为婴幼儿对吞咽的调节不健全或牙齿萌出时对三叉神经的反射性刺激所致。新生儿由于唾液腺尚未充分发育分泌量很少。自5~6个月龄唾液分泌量增多,但口腔容积小,吞咽调节的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出现流口水的现象。2岁以内长出乳牙时也可流涎。
2、病理性流涎
多由口腔、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
(1)口腔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炎(例如疱疹性口腔炎、鹅口疮)、疱疹性咽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以导致乳儿流涎。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加,并且在吞咽时因咽部疼痛而不能将唾液下咽。
(2)神经系统疾病:持久的流口水见于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和脑炎或脑膜炎的后遗症,如面神经麻痹、脑性瘫痪、唐氏综合征、帕金森病等。
常见疾病
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脑性瘫痪、唐氏综合征、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疱疹性口腔炎、鹅口疮、疱疹性咽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急诊(120)指征
1、小儿高热、拒食、哭闹、流涎等。
2、突发剧烈头晕头痛、肢体活动障碍、偏瘫、口角歪斜、不自主流口水、昏迷等,警惕脑卒中。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流口水增多;
2、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
3、伴口角歪斜、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常见于面瘫、半身不遂患者;
4、伴躯体震颤、运动迟缓,常见于帕金森病患者;
5、伴小儿拒食、哭闹不停,常见于小儿口腔溃疡、异物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如果患者为儿童,应到小儿科就诊。
2、如怀疑为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炎等疾病,应到口腔科就诊。
3、如怀疑为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4、如出现脑卒中等危急情况,应及时急诊处理。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若是成人流涎,医生可能会问:
(1)您什么时候出现流涎的?
(2)除了流涎以外,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3)自从流涎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口腔方面的疾患吗?
(7)您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疾患吗?
2、若是幼儿流涎,医生可能会问家属:
(1)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流口水的?偶尔还是持续流?口水是什么颜色的?
(2)您的孩子多大了?走路、说话、智力各方面发育正常吗?
(3)除此症状外,您的孩子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烦躁不安、拒食等 ?
(4)您的孩子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的孩子既往有过什么疾病吗?
(6)您的孩子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7)您的孩子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流口水?
2、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治疗吗?
3、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6、需要吃药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能根治吗?会不会复发?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初步判断病情,然后进行血常规检查、口腔假膜涂片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CT、MRI、肌电图检查5、脑电图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口腔假膜涂片或培养
可有助于诊断溃疡性口腔炎。
2、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
对于诊断唐氏综合征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颅脑CT及MRI可以清楚显示出颅内各部分组织的解剖结构及病灶的部位和性质,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检查
1、肌电图检查
对面神经麻痹有诊断价值。
2、脑电图检查
对于脑性瘫痪是否合并癫痫有重要意义。
诊断原则
医生首先会详细了解患者流涎的时间、量的多少、近期变化等,之后进行口腔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征,初步判断病因。并通过血常规检查、口腔假膜涂片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颅脑CT及MRI、肌电图检查等,予以确诊并且确定流涎的病因。对于小儿患者,医生会特别关注小儿的年龄、牙齿是否萌出以及走路、说话、智力各方面的发育情况。
鉴别诊断
1、新生儿生理性流涎
新生儿4~5个月时,饮食中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刺激唾液腺,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此时的新生儿,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另外,不少新生儿喜欢吮吸指头、橡皮奶嘴等,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6~7个月乳牙初萌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口水增多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加。
2、口腔溃疡
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遗留溢血的创面。局部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表现为患儿哭闹、流涎、拒食、烦躁、发热,体温可达39~40℃,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3、面神经麻痹
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瘫痪,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易流泪,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下垂,流涎,不能皱额蹙眉,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示齿困难,部分患者耳或乳突部有疼痛感。
4、帕金森病
静止性震颤是本病首发症状,还可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动作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可因口咽和腭肌运动障碍使讲话缓慢,音量低、流涎,严重时吞咽困难。
5、脑性瘫痪
脑瘫患者易出现颌面部及舌的共济失调和无控制运动,这些可能导致咀嚼和吞咽功能受损、过度流涎、吮舌和言语障碍。
6、脑膜炎后遗症
小嘴歪斜、智力下降等、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等。
预计治疗
生理性流涎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吞咽调节功能逐渐完善,流涎可自然消失。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帕金森病是引起病理性流涎的主要原因,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生会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1、口腔溃疡
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以消除病因、增强体质、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应坚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生理和心理治疗相结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经久不愈,大而深的舌头溃疡,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必要时做活检已明确诊断。
2、面神经麻痹
(1)非手术治疗: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包括按摩面肌、针灸、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无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3、帕金森病
合理选用药物和理疗,控制或减轻症状,预防继发性的功能障碍;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和协调功能;积极进行作业治疗和言语训练,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有的医疗技术暂不能根治帕金森病。对患者的治疗,主要从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着手。因此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
护理原则
加强口周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
1、保持清洁
如婴儿口水流得较多时,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口周、颈部保持干燥。
2、准备磨牙用品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能减少萌牙时牙龈的不适。
3、及时就医
如果口周皮肤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
概述
流行病学症状
典型表现原因
总述症状起因常见疾病就医
急诊(120)指征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预计治疗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日常
护理原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