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红


好发人群
典型表现
表现为皮肤广泛或局限性充血、泛红,按压时可呈白色。通常不同疾病引起的皮肤发红表现各有特点。
1、全身皮肤发红呈猩红色时,应考虑有无猩红热的可能。
2、若患者出现麻疹样红斑时,务必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卡他症状及口腔黏膜的麻疹斑。
3、皮肤发红显著,若局部有渗出、鳞屑及剥脱,则为红皮病。
4、皮肤阵发性发红,伴心悸、出汗、腹痛或腹泻、低血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多见于类癌综合征。
5、全身皮肤暗红,倦怠乏力,红细胞数明显增高,怀疑红细胞增多症。
6、全身皮肤潮红且干燥,两侧瞳孔散大,多见于阿托品过量或中毒。
7、皮肤红斑伴心脏杂音、脾大,血尿和/或栓塞征象,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8、局部皮肤发红,且有明显肿胀或触痛,可以发热、畏寒,提示蜂窝织炎或丹毒。
9、若在冬季呈现暴露部位或肢体末梢的红斑,且灼热或奇痒,春季自行好转,多见于冻疮性红斑。
10、皮肤发红,伴多毛、皮肤紫斑、向心性肥胖,提示库欣综合征。
11、皮肤红斑伴寒战、高热,可考虑败血症、菌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
12、用药后出现皮肤红且伴瘙痒,可考虑药疹。
总述
症状起因
1、局限性皮肤发红(红斑)
伤寒、麻疹、慢性肝病、蜂窝组织炎、丹毒、冻疮性红斑、风湿病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猩红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2、全身性皮肤发红或有红斑
类癌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阿托品过量或中毒、感染性心内膜炎、库欣综合征、败血症、菌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药物性皮炎等。
3、其他
(1)长期风吹日晒,损害角质层。
(2)冷热温差过大,造成毛细血管过分扩张。
(3)使用化妆品不当,角质层受损变薄。
(4)毛细血管因缺氧而循环不畅,血管坏死。
(5)放疗也会引起皮肤发红。
常见疾病
伤寒、慢性肝病、蜂窝组织炎、丹毒、冻疮性红斑、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癌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感染性心内膜炎、库欣综合征、败血症、菌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药物性皮炎等。
急诊(120)指征
1、服用特殊药物后,出现皮肤潮红、神志异常等疑似中毒表现;
2、接触疑似过敏源后,出现皮肤发红、风团、剧烈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
3、伴严重烧伤;
4、伴高热、寒战;
5、伴全身红色皮疹、出血性淤斑;
6、伴皮肤大面积剥脱、渗出、发红;
7、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皮肤发红,或伴以上情况,须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全身性皮肤发红;
2、皮肤多发异常红斑,或伴皮疹等;
3、青年女性面部出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
4、皮肤阵发性发红,伴心悸、出汗等;
5、全身皮肤暗红,倦怠乏力,红细胞数明显增高;
6、局部皮肤发红,且有明显肿胀或触痛,可以发热、畏寒;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皮肤发红伴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者,可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2、避免在太阳下曝晒,防止症状加重。
3、穿宽松、棉质的衣服,以免摩擦皮肤,同时方便医生检查皮肤状况。
4、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皮肤发红的?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2、您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发红的表现?
3、您是否伴有皮肤肿胀、发烧、寒战、皮肤瘙痒等症状?
4、发红的皮肤有渗出、鳞屑吗?
5、您最近是否接触过异物(比如花粉、动物皮毛)?是否有感染?
6、您既往有皮肤病吗?
7、您的职业是什么?是否长期风吹日晒?
8、您近期有用新的化妆品吗?是否在服用某些药物?
9、您居住地区昼夜温差大吗?
10、您是否经常饮酒?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皮肤发红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的情况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可以用药物治疗吗?有哪些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吗?
6、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能治好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我以后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受伤史、放射线或毒物接触史、日晒史,以及皮肤发红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机体是否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猩红热、伤寒、皮肌炎、化妆品皮肤病等病变。
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发于青年女性,特异性皮损有蝶形红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盘状红斑。非特异性皮损有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紫癜)、色素改变(沉着或脱失)、网状青斑、雷诺现象、荨麻疹样皮疹等。有多器官、系统受累表现。
2、猩红热
常见1~10岁的儿童,突然起病,有高热、咽痛,婴儿可有惊厥。皮疹由针头大小的点状斑疹组成,排列密集,融合成片,猩红色,加压时皮肤呈黄白色,并有特征性的杨梅舌。咽拭子细菌培养可以辅助诊断。
3、伤寒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高热(40~41℃)持续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4、皮肌炎
临床上以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为特征,常累及多种脏器,亦可伴发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皮肌炎有各种各样皮肤表现。其中有诊断特异性的是Gottron斑丘疹或Gottron征。常见于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膝关节等伸面及肩、胯等易受摩擦的部位。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
5、花粉过敏症
花粉过敏症主要表现为接触花粉后,接触部位出现皮损,多发生于头部、面部等暴露部位。起初是皮肤红斑肿胀,严重者出现丘疹、水疱。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的鲜明界线。自觉症状多为瘙痒和烧灼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6、化妆品皮肤病
所谓化妆品皮肤病,是指应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病及皮肤附属器病变,主要有皮肤红斑、丘疹、脱屑、黏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症状。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是由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此外,不洁或被污染的化妆品也可引起皮肤感染。
7、蜂窝织炎
患处皮肤局部剧痛,呈弥漫性红肿,境界不清,可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初为硬块,后中央变软、破溃而形成溃疡,约2周结瘢痕而愈。可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败血症等。
预计治疗
治疗方法
1、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措施包括及时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代谢类药物;去除诱发病情加剧的因素,如感染、妊娠、过劳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皮肤。
2、猩红热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病原治疗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中毒症状明显者,除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外,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发生休克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并发风湿病者,可给予抗风湿治疗。
3、伤寒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2周可轻度活动。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退热后,食欲增加后,可逐渐进稀饭,软饭,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一般退热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应鼓励患者多进水分以利毒素排泄。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有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激素。
4、皮肌炎
皮肌炎治疗药物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此类药物对本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当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免疫抑制剂及嘌呤代谢拮抗剂,如氨甲蝶呤或硫唑嘌呤的应用。另外,辅助治疗还可使用苯丙酸诺龙和维生素E。
相关药物
预防措施
查明导致皮肤发红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以下预防措施:
1、避免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
阳光下活动必须使用遮阳伞,或穿长夜长裤,皮肤涂防晒膏等。此外还应避免寒冷刺激。
2、注意饮食
注意补充钙质、维生素,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3、及时医治
如果发现皮肤持续发红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便及时用药,控制病情。同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树立乐观情绪,以积极的态度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