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强直


关节强直(ankylosis)指人体关节因炎症、骨折、出血、长期制动及滑膜切除等原因引起内部粘连等病理状态,关节失去主动及被动活动导致关节屈伸不利、僵硬、发挺的一种状态。常可分为纤维性僵硬和骨性强直两种。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典型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是屈伸不利,僵硬、发挺等,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患者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
总述
关节强直的原因很多,其中大部分患者是由关节炎症性疾病和外伤后所致。炎性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外伤导致的骨折、肌肉、关节囊等损伤后,长期固定不动,也可导致僵硬不便。
症状起因
1、关节炎症性疾病
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
(1)炎性反应,会产生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引起水肿或结缔组织纤维化、骨化,都可造成关节强直。
(2)结缔组织沉积造成的肌肉硬化或异位增生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2、创伤相关
(1)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损伤引起广泛严重粘连和挛缩。
(2)烧伤等疤痕挛缩可以导致关节强直。
(3)关节骨折或创伤后不适当的复位和固定,使关节内出血,血肿机化,周围软组织挛缩,纤维粘连,弹性降低。
(4)手术后相关,金属异物等在关节邻近组织内引起的刺激性变化或毒性反应,术后细菌感染、愈合不佳等。
(5)康复期锻炼不足。
常见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银屑病关节炎、骨化性肌炎、氟骨症、黏脂贮积症Ⅲ型等。
门诊指征
1、关节僵硬、不灵活;
2、影响日常行动,如走路、弯腰等;
3、外伤后愈合不佳;
4、伴关节红肿、疼痛;
5、多个关节发病;
6、伴发热、乏力等全身表现;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以到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患者在出现关节强直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或剧烈活动。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关节强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关节僵直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关节疼痛、低热、盗汗、心慌、乏力、肌肉痉挛?
3、您的关节僵直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4、您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5、您既往是否做过关节僵硬部位的手术?
6、您的家属中有人患过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吗?
7、您平时有吸烟的嗜好吗?吸烟多久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关节僵硬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会瘫痪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会不会复发?
9、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检查关节有无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关节的形态。血液分析等检查对查明病因有积极意义。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对于鉴别强直的类型很重要。视诊观察关节有无红肿、畸形等情况,检查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记录肌肉萎缩程度和肌力。触诊检查是否有肿胀、疼痛部位。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
有助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
2、尿氟测定
是诊断氟骨症的重要依据。
3、类风湿因子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诊断价值。
4、结核菌素实验
有助于关节结核的诊断。
5、HLA-B27检测
HLA-B27阳性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项目,可以发现肢体骨骼的状况,骨折是否愈合,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或断裂、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有无软组织肿胀。X线片检查是确诊骨化性肌炎的主要检查。
2、CT和核磁共振检查
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的情况,但对于局部有内固定物的患者,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不能进行检查。核磁共振对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发现有无肌力和感觉改变。
诊断原则
需详细询问相关病史,有无关节及关节周围骨折史,有无关节感染史,有无肢体内固定手术史或外固定如石膏、皮牵引或骨牵引史,四肢骨折康复过程中是否进行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再根据病史、强直部位结合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类型鉴别
(1)纤维性僵硬: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无骨小梁贯穿,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疏松。常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早期。
(2)骨性强直:临床表现为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常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晚期和感染性关节炎。
2、相关症状鉴别
(1)关节僵硬: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度远远低于正常;患肢经长时间固定或未行功能锻炼,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即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同时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挛缩,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障碍。
(2)关节晨僵:病人晨起后或经过一段停止活动后在肌肉或关节出现短暂性的僵硬感,关节活动受限,可伴有疼痛,严重时可有全身关节僵硬感,经活动或温暖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多为运动方式改变、液体积聚、无力以及中枢或躯体痛觉因子改变,四肢关节晨僵可与透明质酸蓄积有关。
(3)关节交锁:可动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固定于肢体的某一位置,无法屈伸,伴局部疼痛感,部分病人可自行活动后解锁,不能自行解锁的病人多需外科治疗。多见于膝关节交锁,常与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游离体、滑膜皱襞综合征等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侧副韧带损伤、脂肪垫血肿以及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也可出现关节交锁现象。
3、疾病鉴别
(1)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多关节受累,易受累的关节有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其他还可有肘、肩、颈椎、髋、膝关节等。可造成关节畸形;类风湿因子检查阳性;影像学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周围骨质稀疏、关节融合。
(2)银屑病关节炎: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以指关节、跖趾关节等手足小关节为主,远端指间关节最易受累,常呈不对称、关节僵硬、肿胀、压痛的功能障碍。脊柱病变可有腰背痛和脊柱强直等症状。多伴有甲周皮肤或指甲损害,全身皮肤也或多或少可找到典型的银屑病皮肤改变。
(3)强直性脊柱炎:常于青少年发病,多为男性,最先累及的为骶髂关节,然后呈上行性发展至腰椎、胸椎,部分可影响至颈椎,外周关节也可不同程度受累;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影像学可表现为骶髂关节破坏、硬化、融合,脊柱融合改变呈竹节样。
(4)关节结核:有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或结核病史,长期反复下午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患关节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僵直,畸形,局部压痛或叩击痛。
(5)骨化性肌炎:本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年。多发性骨化性肌炎表现为奇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全身肌肉均可累及。X线片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方法。外伤引起的多为单发性,常见于肱肌骨化、肘关节强直,与强力锻炼肘关节屈伸有关,受伤后不久可通过X线片发现局限性骨性肿块。
(6)氟骨症:本病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引起氟中毒并累及骨组织所致,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骨骼变形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血氟测定可见血氟增高。
(7)黏脂贮积症Ⅲ型:本病最初表现为手和肩关节僵直,通常发生在2~4岁。关节僵直进行性加重,在6岁时患儿均有爪状手畸形,身材矮小,短颈,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学龄期,骨骼发育不良可引起手、髋、肘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常发生腕管综合征和皮肤增厚。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浑浊,半数病例有心脏受累,可闻心脏瓣膜病变所引起的杂音。
预计治疗
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去除病灶,并辅以其他疗法。关节强直患者症状轻者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严重者则多需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轻症,有手术禁忌证不能施术,关节局部状态暂不允许手术及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性治疗者,针对病因对症治疗辅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滑利关节、防止炎性反应的药物,必要时须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在确诊后以手法解除或缓解关节强直。
2、手术疗法
主要为关节粘连松解术。对伴有畸形愈合者,一般应先矫正畸形,然后再行关节松解术。
一般预后
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查明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概述
好发人群症状
典型表现原因
总述症状起因常见疾病就医
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预计治疗治疗方法预后
一般预后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