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干燥


典型表现
主要是鼻腔干燥感,原发病不同可伴有不同症状,如萎缩性鼻炎可伴有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头痛、鼻臭等症状;干燥性鼻炎可有鼻塞、涕中带血或少量鼻出血;鼻中隔穿孔可伴有嗅觉障碍、头痛等症状。
总述
鼻干燥可由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急性鼻炎等多种疾病引起,另外也可许多环境因素导致,如秋冬天气过于干燥、吸入过多粉尘或所处环境温度过高等。
症状起因
1、环境因素
(1)秋冬季空气过于干燥,长时间吸入干燥空气,容易导致鼻内分泌物不足引起鼻干燥。
(2)吸入油漆等化学物质后导致鼻黏膜红肿、分泌减少等,也可致使鼻干燥发生。
(3)当吸入过多粉尘时,粉尘附着与鼻粘膜,容易引起鼻干燥。
(3)当所处环境温度过高,可导致鼻部分泌物蒸发过快,引起鼻干燥。
2、疾病
(1)鼻部疾病:如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急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
(2)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缺乏症等。
常见疾病
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急性鼻炎等。
家庭处理
1、在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
2、出门时佩戴口罩防护;
3、日常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等。
鼻干燥可能与季节、生活环境有关,患者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尝试调节,若鼻干燥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
门诊指征
1、伴鼻痛、鼻出血、涕中带血、鼻内结痂、鼻塞、鼻异物感等;
2、伴鼻内恶臭、嗅觉障碍、头痛;
3、伴咽部干燥不适、咳嗽等;
4、伴眼干、口干;
5、伴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持续鼻干燥感,或伴发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鼻腔干燥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鼻腔干燥感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鼻塞、鼻出血、打喷嚏、嗅觉障碍、头痛、咳嗽?
3、您的鼻腔干燥感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4、您既往有鼻炎的病史吗?
5、您的家属中有患过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吗?
6、您的工作是什么?平时会经常受到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鼻腔干燥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体格检查
1、萎缩性鼻炎可见鼻腔宽大,鼻甲缩小,黏膜干燥,严重时可见鼻腔有黄绿色或灰绿色脓痂。
2、干燥性鼻炎看见鼻腔内黏膜干燥、充血。
3、鼻中隔穿孔可在鼻中隔见到穿孔,鼻腔内有干痂,穿孔较大时可有黏膜萎缩。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其他检查
1、鼻镜检查
前鼻镜可见鼻粘膜和鼻甲的情况,观察是否存在鼻甲充血、水肿肥大、干燥及萎缩,鼻道是否有分泌物,鼻中隔是否有穿孔、鼻道中是否有异物、肿瘤等;后鼻镜检查能检查后鼻孔、鼻甲和鼻道的形态、颜色、分泌物等。
2、鼻内镜检查
可全面、详细地对鼻腔进行检查,如可见到下鼻甲前端、下鼻甲全表面、下鼻道和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鼻咽侧壁及咽鼓管口、咽隐窝、蝶筛隐窝、鼻咽顶、嗅裂、上鼻甲、上鼻道,观察这些部位是否存在异常。
诊断原则
根据症状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询问病史应注意患者有无干燥地区外出的经历,近期是否曾患其他疾病,对诊断有帮助。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急性鼻炎常导致鼻干燥,需要鉴别。
鉴别诊断
1、萎缩性鼻炎
是由各种原发或继发因素引起鼻腔黏膜、骨膜及鼻甲骨萎缩的疾病,青壮年多发,女性多见。症状包括鼻及鼻咽干燥感、鼻塞、鼻出血、头痛、头昏、嗅觉障碍、鼻内恶臭,有时可有咽喉部干燥不适、咳嗽、耳鸣及听力减退。
2、干燥性鼻炎
是萎缩性鼻炎的轻型,病变仅限于黏膜,主要症状为鼻干燥、鼻塞、涕中带血或少量鼻出血,有时伴嗅觉减退和咽喉干燥感。鼻腔可表现为黏膜干燥、充血,常有少量干痂。
3、鼻中隔穿孔
是由于外伤、感染、肿瘤及理化因素等原因导致鼻中隔某一部位形成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常有鼻腔干燥,鼻塞、头痛,有时伴嗅觉障碍,小量鼻出血。穿孔小而位于前部者,可于呼吸时产生吹哨声。穿孔较大时可进行手术修补。
4、急性鼻炎
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性疾病,冬季多见。可有鼻内干燥、灼热感或异物感,瘙痒。随着病情发展,前述症状可加重,并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伴嗅觉减退,还可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等全身症状。
预计治疗
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
若因秋冬季空气干燥所致,可在居室内使用加湿器来改善空气湿度;若为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所致,可适当用空调调整温度;若所处环境空气中粉尘过多,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
2、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液体石蜡、鼻软膏等药物,也可以定期滴入生理盐水,增加鼻腔内的湿润性。此外,也可使用鼻内喷雾药剂,该药为鼻干燥治疗中最常用药物之一,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
(2)内服药物:维生素B可加快鼻粘膜内的代谢;维生素A可以有效促进上皮细胞的生成,服用后可帮助患者修复损伤黏膜;维生素C具有一定毛细血管壁保护功能,服用后可加减少局部糜烂出血。
3、按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鼻腔按摩,有利于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促使黏膜恢复,解除鼻干燥症状。
护理原则
1、患者应保持轻松、愉悦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滴鼻剂等药物。
3、多饮水,饮食清淡,加速毒素排出。
4、若出现耳痛、耳闷等新发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进行相关治疗。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规律生活,劳逸结合,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鼻腔,保持鼻腔内干净卫生。
2、不经常用手挖鼻孔,避免鼻粘膜损伤。
3、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戒烟酒。
4、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