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麻木


典型表现
肢体麻木主要表现为肢体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僵硬、感觉减退、疼痛、蚁走感、袜套样等表现。
1、肢体出现麻木、僵硬感。
2、感觉减退:肢体对痛觉或温度的感知减退,如肢体接触到热水时不会感觉烫,接触到冰块时也不会感觉到凉。
3、疼痛:患者可表现为刺痛或烧灼痛等。
4、蚁走感:患者自觉皮肤上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可见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缺乏、狂犬病等。
5、袜套样感觉:患者手足部自觉有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见于四肢末梢神经炎。
总述
肢体麻木的主要病因包括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如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汞、砷、铅等重金属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病变,脑出血、脑栓塞等动脉血管病变,以及癫痫、外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症状起因
1、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
主要是患者体内维生素B族严重缺乏引起肢体麻木。如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后遗症等。
2、中毒
与汞、砷、铅等重金属、有机磷农药以及呋喃类、异烟肼等化学药品的接触有关。
3、神经病变
如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此外脊椎压迫神经也可导致麻木,常见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4、动脉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栓塞、破裂等病变,导致脑部组织缺血,出现其支配区域的肢体麻木。常见脑出血、脑栓塞、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5、其他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外伤、癔症等也可出现肢体麻木表现。
常见疾病
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重金属中毒、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病变、糖尿病神经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出血、脑脑栓塞、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外伤、癔症等。
家庭处理
1、患肢注意保暖,避免冷热刺激,避免烫伤,轻症者可适当按摩。
2、观察症状有无缓解或进展,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急诊(120)指征
1、中老年人,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突然半身肢体麻木、无力,甚至昏迷、瘫痪,警惕脑中风发作。
2、突发一侧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警惕急性动脉栓塞。
3、突发高热、剧烈腰背痛、下肢麻木乏力、运动障碍,或直接瘫痪、尿便失禁,须警惕急性脊髓炎的可能。
4、严重颅脑外伤后,出现肢体麻木、瘫痪、昏迷等。
5、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肢体麻木,手脚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后出现的感觉,考虑末梢神经病变的可能。
2、肢体外伤后出现持续麻木、活动受限,要警惕神经损伤。
3、长期或反复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可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4、反复腰背痛,蔓延到大腿、小腿,伴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后加重,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
5、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感觉异常,提示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若患者的肢体麻木与中毒有关或伴有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则需尽快去急诊科就诊。
2、若患者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而无其他伴随症状,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
3、若怀疑是颈椎病或腰椎疾病,也可以到脊柱外科、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肢体麻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肢体麻木以外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头痛、恶心、视物模糊、触电感、幻觉、失眠?
3、您的肢体麻木是四肢全部麻木吗?还是仅上肢麻木或下肢麻木?或者是身体一侧麻木?
4、您麻木的部位固定吗?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在此之前有过肢体麻木的感觉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过脑栓塞、脑出血或颈椎病的病史吗?
7、您的工作具体是什么?需要经常对着电脑吗?
8、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有没有焦虑、失眠的情况?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生命体征、步态、神经反射、肌力等有无异常。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MRI检查、脑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脑电图或肌电图等检查。必要时需做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外伤、营养不良等表现。同时注意患者的步态、神经反射、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对于有无感染和贫血的诊断有帮助。
2、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检查
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的判断有一定帮助。
3、生化检查
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以上三者增高有助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
4、血液流变学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的黏稠度、流动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血管黏弹性,判断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动脉硬化等。
5、脑脊液检测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发生感染、炎症、外伤等病变。
影像学检查
1、X线、CT及MRI检查
可观察头颅、脊椎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的情况,对于神经、脊椎和脊髓、脑血管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价值。
2、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等,对于脑出血、脑梗死等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3、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判断四肢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动脉硬化的诊断。
其他检查
1、肌电图
肌电图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害。
2、脑电图
脑电图有助于了解脑功能状态。
诊断原则
患者具有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蚁走感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发病前常有外伤、中毒、糖尿病、脑出血、脑栓塞等病史,故诊断的难点在于确定原发疾病,而非症状本身的诊断。医生除了询问病史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肢体麻木的程度、部位及伴随症状。然后再根据X线、CT、MRI、脑血管造影、脑脊液、脑电图或肌电图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明确病因,指导临床治疗。
鉴别诊断
1、呋喃类、异烟肼药物中毒
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如刺痛、蚁走感、灼热、触痛等,检查有手套/袜子型深感觉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可见萎缩,腱反射低或引不出,无病理反射。
2、多发性神经病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远端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肢体远端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肢体远端皮肤发凉、脱屑、多汗或无汗等。
3、颈椎病
患者主要以上肢麻木为主,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症状的发生与体位变化有关,有时是卧床时的某个体位,有时则是坐位的某个体位可能诱发麻木或疼痛。
4、脑出血
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多在情绪激动、劳动或活动以及暴冷时发病。临床可见头痛与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颈项强直、不同程度的偏瘫和感觉障碍、体温变化,可并发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呼吸道不畅与肺炎。头颅CT检查见高密度影像,可确诊。
5、脑栓塞
动脉栓塞后,由其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水肿和坏死。发病急骤,症状多在数分钟或短时间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意识障碍,较大栓塞或多发性栓塞时,患者可迅速进入昏迷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部神经缺失症状多为偏瘫或单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及抽搐等。还可出现失语、失用等。脑血管造影、CT检查常有助于明确诊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这种麻木部位多不固定,呈游走性,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和周身乏力等症状,一般多能自愈。
7、顶叶癫痫
属单纯感觉性部分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感觉障碍,如麻木、感觉缺失、触电感,偶可出现浅表烧灼样疼痛感。此外还可出现幻觉、眩晕、感觉性失语等症状。
预计治疗
医生应尽快找出病因,及时纠正原发疾病是治疗肢体麻木的关键。营养缺乏者要注意补充营养;中毒者要远离有害物质,并停用异烟肼和呋喃类药物;脑出血应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脑水肿、防治并发症;脑栓塞/脑梗死可先用药物改善脑循环、治疗脑水肿,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颈椎病可先进行保守治疗;当脊髓受到压迫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良好、平稳的心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吸氧和鼻饲,保证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
2、原发病治疗
(1)营养缺乏
注意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可给予B族维生素类药物。
(2)中毒
远离并避免接触汞、砷、铅等重金属物质和有机磷农药等有害物质;尽量避免使用呋喃类、异烟肼等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无法停药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防止发生药物中毒。
(3)颈椎病
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颈复康颗粒)、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理疗、温热敷等。若有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则需手术治疗。
(4)脑出血
基本治疗原则为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
①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纠正凝血异常及防治感染、高热、出血等并发症。
②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致残率。同时应针对脑出血的病因,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或锥孔穿刺血肿抽吸术、内窥镜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等。
(5)脑栓塞/脑梗死
主要根据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先使用药物(如甘露醇)改善脑循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此外,还可进行溶栓治疗;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减压术和(或)部分脑组织切除术,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性治疗。
相关药物
甘露醇、颈复康颗粒
护理原则
1、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学习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复诊。
2、生活护理
(1)肢体麻木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患者及家属进行一些日常安全措施,如避免热水烫伤、行走时避免跌倒等,居住环境应保证安全。
(2)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3)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注意休息,适量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4)杜绝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伏案写作等,避免患肢负重过度,加重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
1、远离并禁止接触有害物质,并注意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发生中毒。
2、充分休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
3、工作或学习时,要采用正确的体位,适当进行肌肉放松,防止出现脊椎病变压迫神经。
4、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外伤,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概述
症状
典型表现原因
总述症状起因常见疾病就医
家庭处理急诊(120)指征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预计治疗治疗方法相关药物日常
护理原则预防
预防措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