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瘘管


牙龈瘘管通常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临床表现,指牙根尖部的炎症不断破坏周围骨组织,形成脓肿,然后脓液穿过骨膜和牙龈黏膜,在牙龈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排脓开口。除此之外,若牙周炎、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牙龈瘤等疾病未及时治疗,则也可能导致牙龈瘘管形成。牙龈瘘管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还可能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因此积极治疗以清除感染源是非常重要的。
流行病学
牙龈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好发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有牙周疾病和牙髓疾病的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牙龈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好发人群
好发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有牙周疾病和牙髓疾病的人群。
典型表现
牙龈瘘管通常位于龋坏牙齿根尖部位的唇颊侧牙龈表面,可能会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从瘘口排出,这些脓液可能会直接渗出到口腔中,导致口腔中出现难闻的气味和口臭。而且,瘘管周围的牙龈组织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此外,牙龈瘘管会导致支持牙齿的牙槽骨被破坏,使牙齿变得松动,甚至可能因支持力不足而脱落。
并发症
1、感染扩散
牙龈瘘管中的炎症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口腔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导致口腔黏膜炎、舌炎、发热、乏力等问题。
2、影响口腔功能
牙龈瘘管通常伴随疼痛、肿胀,若不及时治疗,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变得更加剧烈,影响到咀嚼和口腔功能。
总述
牙龈瘘管的形成通常是慢性根尖周炎的结果。此外,该症状还可能继发于牙周炎、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牙龈瘤等疾病。
症状起因
1、慢性根尖周炎
在根尖周炎早期,患者的牙龈可能只有肿胀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炎症产物会不断破坏根周的骨组织,当炎症物质从牙龈处排出时,便形成瘘管。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若牙周炎进展至严重阶段,则可导致牙周袋内脓液积聚,当脓液穿透牙龈黏膜时,会形成瘘管。
3、牙髓炎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炎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感染可沿牙髓扩散至根尖,引起根尖周炎,最终可能导致牙龈瘘管的形成。
4、智齿冠周炎
当智齿(第三磨牙)因萌出位置不足而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会形成狭窄较深的盲袋。这个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引发炎症。若未得到适当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形成牙龈瘘管。
5、牙龈瘤
牙龈瘤的生长可能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瘘管形成。
常见疾病
慢性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牙龈瘤
门诊指征
1、出现牙龈流脓;
2、伴有牙龈红肿、疼痛;
3、伴有口臭;
4、伴有牙齿松动等症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如果出现牙龈流脓、牙龈红肿、牙龈疼痛等症状,则应到口腔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清洁,以便医生能够仔细观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过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牙龈瘘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还有其他症状吗,如红肿、疼痛等?
3、您之前有口腔疾病吗,如牙周炎、牙髓炎等?
4、您平时的口腔习惯怎么样?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是什么原因?
2、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3、怎么治疗呢?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4、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牙龈红肿、牙龈疼痛、牙龈流脓、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应积极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牙髓温度测试、牙髓电活力测试、牙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不仅会观察瘘管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的牙龈组织,还会评估瘘管排出物的性质和量,从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的变化,从而评估身体的炎症反应和感染状态。
影像学检查
牙片是诊断牙龈瘘管的重要工具之一,可清晰地显示牙齿的牙根、牙槽骨及内部结构情况,从而帮助确定牙龈瘘管的具体位置和来源牙齿。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取瘘管周围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或其他病变。
其他检查
1、牙髓温度测试
医生会将冰棒或者热牙胶置于患者的牙面上,观察被测牙齿对于过冷、过热刺激的反应,从而判断牙髓所处的炎症状态。
2、牙髓电活力测试
医生会利用电流原理,测试牙神经对于电刺激的反应灵敏程度,从而判断牙髓是否有活力。如果牙髓有炎症或者坏死,在活力测试中会表现为疼痛、迟钝反应或者无反应。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既往疾病史,患者出现牙龈红肿、牙龈疼痛、牙龈流脓、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牙髓温度测试、牙髓电活力测试、牙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通常由牙髓炎发展而来。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疼痛感,牙片检查可发现患牙的根尖周有密度减低影,提示根尖周骨质有破坏。
2、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红肿、疼痛,其引起的牙龈瘘管通常位于牙周袋的深部。
3、牙髓炎
牙髓炎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中的炎症,常见症状为牙痛,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发作或加重,温度刺激可加剧等为特点。其引起的瘘管通常位于患牙的牙髓腔附近。可通过牙髓活力测试明确诊断。
4、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主要表现为智齿周围肿胀、疼痛,其引起的瘘管通常位于智齿冠周的盲袋内。检查可见第三磨牙部分萌出,龈瓣红肿,盲袋形成,X线片可确认阻生智齿。
5、牙龈瘤
牙龈瘤是指牙龈上生长的局限性反应性增生物,主要表现为牙龈上的肿块,可能遮盖部分牙面,易被咬伤。其引起的通常位于肿块附近。X线检查可发现局部牙周膜增宽,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牙龈瘤的类型。
预计治疗
对于出现牙龈瘘管的患者,首先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然后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以尽快改善症状。
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刷牙,正确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以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减少局部刺激。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对瘘管进行局部冲洗,或者在局部应用碘甘油等药物,以帮助消除炎症并促进愈合。
2、全身用药
患者可选择局部或口服抗生素类,常用药物包括米诺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如果疼痛比较剧烈,则也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相关药物
过氧化氢溶液、碘甘油、米诺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手术治疗
1、根管治疗术
对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引起者,通常需要采取根管治疗术,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填充等步骤,以彻底去除炎性物质。
2、牙周手术
对于出现多个牙龈瘘管或由牙周炎引起者,可能需要采取牙周翻瓣手术等治疗,以清除感染,并修复受损组织。
3、拔牙
对于严重受损的牙齿或者萌出空间不足、对颌牙位置不正的智齿,可酌情予以拔除,以彻底去除感染的组织和瘘管,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4、手术切除牙龈瘤
对于牙髓瘤引起者,应通过手术切除瘤体。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