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外翻


小腿外翻是指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侧膝关节并拢时,小腿无法并拢或并拢时呈现外八字形,两脚跟向外分开的情况。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小腿外翻和病理性小腿外翻,生理性小腿外翻随着生长发育多可自行矫正,而病理性小腿外翻则需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分类
根据病因,小腿外翻可分为生理性小腿外翻和病理性小腿外翻。
典型表现
1、外观异常
站立时双膝关节并拢,但双小腿无法并拢,呈现外八字形,两足内踝不能靠拢。
2、步态异常
行走时步态与正常人不同,容易跌倒。
3、膝关节疼痛
部分患者行走时双膝易碰撞,导致膝关节疼痛。
4、活动受限
严重的小腿外翻可能影响下肢活动功能,如跑步、跳跃等。
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总述
小腿外翻的原因较多,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如佝偻病、软骨发育异常)、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症状起因
1、生理因素
在2~6岁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轻度小腿外翻,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2、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成员存在小腿外翻的情况,则后代更容易出现小腿外翻。
3、疾病因素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病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骼软化,特别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较软,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小腿外翻。
(2)软骨发育异常:软骨发育异常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关节的正确对齐,造成下肢力线的改变,从而导致小腿外翻。
(3)骨创伤后遗症:如半月板损伤、胫骨骨折等,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如果骨折复位不准确或愈合不良,可能导致骨骼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下肢的正常力线,造成小腿外翻。
(4)其他:慢性骨髓炎、唐氏综合征和骨骼发育不良等,也可能导致小腿外翻。
4、生活方式
(1)儿童走路过早或走路时负重过早,没有得到适当注意,可能会导致小腿外翻。
(2)长期走路、跑步时习惯性地走外八字,可能会导致小腿外侧肌肉发达,从而出现小腿外翻。
常见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软骨发育异常、骨创伤后遗症、慢性骨髓炎、唐氏综合征、骨骼发育不良
门诊指征
1、站立时双膝关节并拢,双小腿无法并拢,呈现外八字形。
2、行走步态异常,易跌倒。
3、伴膝关节疼痛。
4、伴活动受限。
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本病一般于骨科就诊,若患儿年龄较小,可于小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5、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您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
2、您/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有腿部异常的?
3、您/您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步的?
4、您/您的孩子走路的时候是否有步态异常?
5、您/您的孩子走路的时候容易跌倒吗?
6、您家有佝偻病家族史吗?
7、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有哪些治疗方法?您推荐进行哪些治疗?
3、是否需要手术?现在需要住院吗?
4、治疗效果怎么样?能完全矫正吗?
5、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当发现小腿外翻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腿部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其做骨代谢指标、X线检查、CT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小腿形态,检查是否存在小腿角度改变,两腿形态差异,以及膝关节靠近时两腿踝关节是否有分离。
2、触诊
通过触摸检查小腿部位,了解肌肉、骨骼的硬度和形态,以及是否有压痛。
3、测量
医生可能会测量两踝之间的距离,以及下肢轴线,以评估小腿外翻的程度。
实验室检查
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骨骼健康和代谢状态
影像学检查
通常需要通过X线、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小腿外翻的具体原因和程度,特别是站立位的负重X片检查,可以测量下肢骨骼、关节情况及下肢力线。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骨代谢指标、X线检查、CT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引起小腿外翻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比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软骨发育异常、骨创伤后遗症等。
鉴别诊断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除小腿外翻外,还可有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等表现。一般骨代谢指标、X线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软骨发育异常
本病是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在某些长骨的干骺端内有圆形或柱状的软骨性肿块。除小腿外翻外,可有肢体缩短或不成比例、身材矮小等症状。X线、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3、骨创伤后遗症
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比如半月板损伤或胫骨骨折等,同时伴随局部疼痛和肿胀,通过X光检查发现之前骨折的愈合位置不准确或骨骼生长区域出现不对称现象,通常可以确定诊断。
预计治疗
小腿外翻的治疗与病因有关,生理性小腿外翻无需治疗,定期随诊即可,随着生长发育多可自行矫正;病理性小腿外翻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一般治疗、器具矫正、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婴幼儿坚持户外运动,增加日照时间,逐渐达到1~2小时/天,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2、肥胖者应减重,以免加重膝关节的负重。
3、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以免加重病情。
4、增加股四头肌肉力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有助于改善小腿外翻。
药物治疗
1、维生素D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者,需口服维生素D,如有条件者,应监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5-(OH)D水平。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2、钙剂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者,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对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是有益的。同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膳食钙。
3、止痛药
对于伴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症状。
相关药物
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手术治疗
对于小腿外翻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胫骨高位截骨矫正、骨骺阻滞等。
1、胫骨高位截骨矫正
适用于成人小腿外翻,特别是骨骼已经成型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矫正膝关节畸形,保护关节功能。
2、骨骺阻滞
在儿童骨骺生长潜力好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八字钢板进行骨骺阻滞,对小腿外翻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同时创伤较小。
其他治疗
器具矫正:使用矫形鞋、支具等矫正小腿外翻,适用于发现及时且不严重的小腿外翻情况。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