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两大方面,其中针法包括毫针刺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火针法以及电针法等多种方式;灸法包括艾灸法、非艾灸法、穴位药物敷贴疗法等方式。
1、针法
又称砭刺、针刺、刺法,是指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针具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运用针刺手法激发经络气血,以通经气、和脏腑,达到治疗疾病、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1)毫针刺法:是古今针灸临床中运用最多、手法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针灸治疗方法,指运用不同的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的腧穴。
(2)三棱针法:是指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3)皮肤针法:是指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腧穴或一定部位,使叩刺部位皮肤充血红晕或渗出微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4)火针法:又称焠刺,是指将特制针具的针身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给身体局部以灼热性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5)电针法:是指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该方法不仅能减少行针工作量,又能提高毫针治疗效果,扩大毫针治疗范围,并能准确控制刺激量。
2、灸法
灸法是指以艾绒或其他物质为灸材,通过烧灼、温熨或熏烤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借用灸火的热力和(或)药物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目的的方法。广义的灸法还包括穴位药物敷贴疗法。
(1)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作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借其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来达到保健和治病目的的方法。包括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类型。
(2)非艾灸法:包括灯火灸和天灸。其中,灯火灸是指将麻油浸过的灯心草点燃着后对准穴位或患处,迅速点灸皮肤,一触即起;而天灸又称药物灸、发疱灸,是指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疱,常用中药包括白芥子、细辛、大蒜、斑蝥等。
(3)穴位药物敷贴疗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可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代谢,也不经过消化道,避免了肝脏及消化液、消化酶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因而保持了更多有效成分,同时也减少了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对于衰老、稚弱、药人即吐患者尤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