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的使用方法因伤口部位、伤势及所需包扎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用的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小伤口或需要固定敷料的部位,如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1)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并固定好敷料。
(2)将绷带打开,第一圈环绕伤口处,大致倾斜45度,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入环形圈内环绕第二圈。
(2)加压绕肢体绕4~5圈,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
(4)最后将绷带多余的部分剪掉,用胶布粘贴固定,也可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行剪成两个布条,然后打结。
2、螺旋包扎法
适用于肢体粗细变化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前臂、大腿、小腿等。
(1)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并固定好敷料。
(2)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从第三圈开始,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呈螺旋形向上缠绕。
(3)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包扎时应用力均匀,由内而外扎牢,包扎完成时应将盖在伤口上的敷料完全遮盖。
3、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
(1)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并固定好敷料。
(2)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然后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3)折返时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央,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折返,再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折返处应避开患者伤口。
(4)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4、“8”字包扎法
适用于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以及直径不一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如肘、肩、髋、膝等。
(1)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并固定好敷料。
(2)在关节正中环形包扎两周。
(3)将绷带从右下越过关节向左上包扎,绕过关节上方,再从右上(近心端)越过关节向左下包扎,使呈“8”字形。每周覆盖上一周的三分之二。
(4)最后环形包扎2周固定。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后注意观察伤处远端感觉、皮肤颜色及皮肤温度变化。